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
首页>新闻中心>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《大象新闻》:藏粮于技“解锁”夏粮丰收密码

  


  大象新闻记者 常运中 通讯员 马政华(图文)

  6月7日,历时15天,河南麦收大幕落下。由于各环节措施得力、落实到位,全省小麦基本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,由“丰收在望”变为“丰收到手”,小麦实现颗粒归仓,单产也实现新突破。

  三夏麦收一线,喜报频传。在新乡延津僧固乡沙庄村的小麦高产攻关田里,郑麦136亩产875.2公斤;在民权县花园乡陈庄村的高产栽培示范田里,郑麦1860亩产903.1公斤;在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王寨村百亩丰产方,小麦亩产912.6公斤,创今年全国的高产记录……这些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全省农科系统专家的科技服务和精准指导。

  为深入贯彻河南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,2月28日以来,全省农业科技系统启动实施春管科技服务行动,在省农科院倡议下,省、市、县三级联动,上千名农业科技人员组成69个科技服务团,赴百县、入千乡、进万村,进行点对点服务,全力做好小麦防灾减灾和田间技术指导工作。

  在小麦返青拔节期,专家组针对苗情、墒情、病虫害发生以及极端天气等,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应对措施,指导农户开展“促弱控旺转壮”为主要内容的春季麦田管理,施好拔节肥、防好病虫害,分类精准管理,争取足穗、大穗、优质丰产,为夏粮丰收奠定基础。




  在小麦抽穗扬花期,专家组重点以保粒增重、防病抗灾为技术目标,紧紧抓住小麦赤霉病、条锈病防控窗口期,向农户推荐绿色高效组合药剂,及时开展以防治赤霉病为主的“一喷三防”工作,促进小麦灌浆,提高千粒重。

  在小麦生长后期,专家组结合可能发生的干热风天气,指导农户提前预防,及时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,减轻干热风的危害。另外,针对极端天气造成的点片倒伏,专家组第一时间制定补救措施,深入一线指导,通过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等,促进小麦正常灌浆,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,全力以赴确保小麦增产增收。

  从2月28日到6月7日,历时100天,全省农科系统以“院县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”、“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”等重大科技推广项目为抓手,充分发挥“一盘棋”“一条心”的协同优势,扎实做好科技支撑粮食稳产增产服务。

  以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南乐为例,去年以来,河南省农科院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,小麦生长周期长、光照充足,指导当地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和小麦良种繁育,在院县共建示范基地,帮助引进了郑麦1860、郑麦136等优质小麦新品种,主推高质量群体调控、节水减肥绿色增效等技术,既减少了肥料的使用量,又提高了小麦品质和产量。

  6月6日,河南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,对南乐县优质小麦绿色丰产增效技术规模化示范方进行实打验收,随机选取连片地块进行机收,经专家组现场测量、称重、含水量测定,实收面积6.6亩,按含水量13%折算,实际亩产为839.2公斤,这一产量明显高于当地常年产量水平。

  丰收的密码在科技,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。在小麦生育各关键期,全省农科系统专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,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,环环相扣,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好收成。据河南省农科院统计,全省农科系统“百日攻坚”行动以来,累计服务1.4万人次,受众近13万人次,服务区域小麦面积1032万亩,辐射带动4890万亩,增产0.98亿斤,增效4.16亿元。